以10比0開場,最多的時候球隊領先了17分,敵方的先發球員直到第二節還剩4分08秒時,才拿到了自己的第1分。在這樣的劇本背景下,雷霆還是輸掉了比賽。86比94,不敵國王,在對手終結7連敗的同時,雷霆吞下了苦澀的3連敗。
10場比賽,4勝6負。從領先,到落後,再到關鍵時刻的焦灼,直至無奈的輸掉比賽,雷霆經歷了如同複製翻版一般的連敗。
關於雷霆,會有這麼一種聲音:「這支球隊今夏剛剛重組,賽季的提前從一定程度上壓縮了他們的磨合時間,新賽季只打了10場球,現在否定他們還為時尚早。」的確,從某種程度上講,雷霆跟騎士有些許類似,大量新人的轉入需要時間來重新調節與磨合,重塑隊友間的默契,但跟後者防守端默契匱乏相比,雷霆的情況也許要來的更糟一些——他們的問題出在進攻端。
雷霆在防守端的表現足夠出色,內外線球員的腳步移動都足夠出色,能在半場陣地防守當中自如的進行換防,並不斷地給予持球人壓迫。他們的防守效率達到了96.9,排在聯盟第二,在對對手命中率壓制上,43.2%排在聯盟第四位。
但他們在進攻端的表現卻遠不及他們天賦所展示的那般璀璨——雷霆的進攻效率僅有102,排在聯盟的第22位。問題出在哪?
一個數據:
雷霆的場均傳球次數為258.2,聯盟倒數第一,甚至比上賽季威少單核帶隊時的場均260.4次傳球還要少。
與其說是陣痛的磨合期,我更願意將雷霆的現狀稱作是「沒有磨合的磨合期」。
兩個回合最雷霆的進攻方式:
兩個回合只有一個劇本:Anthony持球過半場,球員落位,站定,Anthony運球調整節奏,迎著防守拔蔥出手。
比賽的最後1分48秒,雷霆落後5分,之後他們的進攻日誌是這樣的:
——威少持球過半場,傳給繞出來的Anthony,左側底角接球拔蔥跳投,三分命中。
——威少高位持球,分給Anthony,Anthony三分線內一步持球思考,迎著傑克遜貼面的防守強行拔蔥,長兩分不中。
——威少持球佯裝突破,弧頂George掛掩護反跑到右側45度三分線外,接球,迎著防守拔蔥三分不中。
——威少持球,借Adams掩護,前傾拔蔥三分出手不中,Adams將籃板撥回給Roberson,分給弧頂的威少,拔蔥三分命中。
至此,球隊仍以86比89落後3分,而時間卻僅剩最後的14.6秒。
以上,不只是關鍵進攻的選擇問題,不只是球星個人進攻方式的抉擇,而是整支雷霆隊在進攻端的縮影——沒有配合,只有最原始的球星個人攻。
在雷霆的半場陣地進攻當中,鮮有無球掩護,鮮有眼花繚亂的傳切配合,有的只是持球人高位叫戰術,以擋拆為起手式發動進攻,利用個人牽制力壓縮防守陣型,為兩側的隊友創造機會。與上賽季單核雷霆無差,區別在於兩側的接應的隊友換成了George和Anthony,所以他們的外圍投射更準了,球隊的進攻空間也因此變得更開闊了。
一個觸球次數的對比:
威少場均觸球89.2次,上賽季為99.5次。
Anthony場均觸球59.9次,上賽季為60.4次。
George場均觸球48.2次,上賽季場均62.7次。
三人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但顯然George在這受到的影響是最大的。
在Donovan的角色部署上,George遭到了過分的單一化,他原本是一個可持球攻可支配球的多面手,但在當下的雷霆,George近乎被當成了一個「擁有出色攻擊力的3D球員」。威少在場時,他是絕對的主控,但當威少離場後,George仍舊是那個站在兩側三分線外等待持球人叫戰術,呼叫擋拆,然後接球終結的外圍攻擊點。他很少作為發起點參與到球隊的進攻當中去,他的場均助攻次數降到了冰點,2次,僅比新秀賽季來的多。
雷霆的迅速重建為這支球隊增添了大量的進攻天賦,但因為戰術的過分單一,讓「1+1+1>3」的美夢瞬間變成了虛無縹緲的泡影。在上場效率上,當威少,George,Anthony一同登場,他們的進攻效率和防守效率均為104,百回合淨勝分為0。
而在個人效率值上,全隊僅有Roberson一人為負值(-0.1),其餘均為正值,這奇怪的景象來自於球隊的勝負分,雷霆輸掉的6場比賽,分差都在10分以內,而他們贏下的4場比賽,分差都在18分以上,最大分差有32分之多。但即便如此,球員上下場時的差值仍能反應一些問題,比如當威少在場時,球隊淨勝3.3分,而當他離場之後,球隊百回合可以贏10分,Anthony在場時,百回合贏2分,離場後,百回合贏11分,George在場時,百回合贏1.8分,離場後則是13.7分。
球星的加盟,並沒有改變這支球隊原本的面貌,即便時間在推進,場次在累加,他們的磨合仍舊少之又少。「一次傳球終結進攻」的方式從上賽季一直延續到了現在,看上去他還將繼續在奧克拉荷馬蔓延生長。
相關閱讀
NBA / 兩個首輪籤!這個賽季最萬眾矚目的內線,雷霆該衝一把嗎? 百步穿楊!喬伊三分10中8拿到24分,8記三分平生涯最高 NBA / 戴格諾鎖定全明星主帥!創生涯首次,雷霆近十年首人,率領雷霆斷檔西區第一!來源: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