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回到2015年選秀大會,在開始之前,普遍認為狀元會是Karl-Anthony Towns,最終Towns也確實在第一順位被灰狼選中,不過除了Towns之外,還有兩個新秀備受關注,一個是來自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天才後衛D'Angelo Russell,另一個是來自杜克的Jahlil Okafor,兩人分別在第二、第三順位被選中,當時認為,這兩人未來也會是全明星。
幾年過去,Towns成功兌現了天賦,Russell也在上賽季打了出來,只有Okafor,自打新秀賽季交出場均17.5分7.0籃板1.2阻攻的表現之後,他再也沒有得到重用。本賽季為鵜鶘效力期間,Okafor只能拿到7.6分4.3籃板,顯然沒有探花的樣子。那麼回到2015年選秀大會,Okafor為何會被選作探花?當時人們對他的期待是什麼?他又是為什麼突然水掉?翻開他的選秀報告,也許我們能從中找到答案。
在2015年的一份選秀報告上,對Okafor的優勢是這麼描述的:Okafor的低位得分技術非常出色;有著巨大的身材和力量,能夠幫助他在低位建立位置;手大又柔和,球在他手中就像排球;低位腳步非常優秀,近框腳步速度也不錯;對比賽的感覺很好,一旦有對抗就會迅速移動腳步;經常被包夾,可以運球使自己不被困住,還是一個不錯的低位傳球者;標準的中鋒身材,身高6尺11(約2米11),臂展7尺5(約2米26),很難在籃下防住他。
場均出戰30.3分鐘,他的耐力相當不錯,比高中的時候還要好;籃下終結很柔和,出手量也多,命中率還能保持在66.8%;跳躍能力並不爆炸,不過他的身體條件彌補了這一缺點,能夠跑動全場,甚至打快攻,二次進攻很有威脅;有潛力成為擋拆大師,很難一對一防下他;造成了非常多的犯規,有足夠的力量應對接觸;看起來非常好執教,雖然他有時候會有些浮躁,但幾乎沒有失去過冷靜。
而在劣勢上,對Okafor是這麼形容的:雖然在杜克的狀態不錯,但Okafor是那種需要不斷訓練的球員,他還有很大的潛力;缺少橫移速度,爆發力不算強,現在更擅長於防守籃板,不過他有時候會失位;雖然終結不錯,但是他的罰球命中率只有51.1%;不是一個能拉開空間的球員,有人認為這對他的發展不利;在面對有足夠身材和運動能力的球員時會掙扎,防擋拆效果差,這一點到了NBA可能會更難。
球權佔有高,所以失誤率也高;打球不夠努力,有人認為他沒有竭盡全力;防守端,缺少運動能力可能會傷害球隊,這可能會讓他無法成為理想中的“超級內線”——你幾乎找不到一個防守差勁的超級內線;犯規不是個大問題,不過在面對速度快的球員可能會是麻煩;不是天生的護框者,只會利用臂展阻攻,很少起跳;雖然經常被犯規,但是他得到的罰球數還是偏少,可能是不太願意去罰球?背身技術很出色,如果增加打板或者勾手可能會更好。
這份選秀報告也符合人們對Okafor的印象——Okafor的進攻確實出色,特別是在低位的腳步,他的身材也很優秀,但是Okafor的速度、防守、積極性真的不怎麼樣,他還無法拉開空間,這些都是他被“淘汰”掉的主要原因。
在當時,知名選秀網站給Okafor的評分是98分,其中他的背身技術是10分滿分,身材和力量也有9分,不過運動能力、防守、速度只有7分——作為對比,Towns當年的評分也是98分,所以Okafor被探花選中也就不意外了,畢竟當時誰也不知道他的缺點會在這個時代被無限放大。
許多人印象中,Okafor的模板是鄧肯,其實並不是,他的模板是Brook Lopez和Al Jefferson——算是減配版鄧肯,在低位進攻上,也許Okafor不會輸給兩人,但是在防守上,Okafor真的差了兩人太多。況且他的轉型也做的不好,看看如今的Lopez,為了適應時代愣是練出了一手三分。
Okafor還有一個水掉的原因在球隊,76人當時已經擁有了Joel Embiid和Nerlens Noel,卻又選擇了Okafor,顯然位置有些重疊,最終Okafor在“競爭”當中輸掉。如果他能夠去一支更重視他的球隊,說不定他能在生涯前期得到更多信賴。當然了,現在的Okafor也只有24歲,依然有希望證明自己,只是在小球時代下,太難了。
來源: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