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隊的表現值得稱贊。我可以昂首告別這個賽季,因為我知道自己付出了一切。」林書豪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CBA賽季結束之後的「小作文」。
籃球比賽就是這樣,優勝劣汰、講究團隊,不是你付出努力就會贏的。但在這個過程中,我相信至少會有收獲。
這份收獲,或許是成長,或許是對勝負的淡然。世事豈能盡如人意,但求不愧於心。
從震驚世界的林來瘋,到如今久經沙場的老兵。雖然是普通球迷的我,也是林書豪這一路經歷的見證者。
曾經,他是激勵無數人的超級偶像。曾經,他在鏡頭面前袒露心聲:「NBA好像要放棄我了。」
如今,我們並不知道他的下家在哪,也不知道,他還會不會留在CBA。
首鋼今年以這種方式出局,想必在夏天肯定會重新洗牌,我想很難再給林書豪合同了。
既然這樣,我就想為他寫個在CBA的總結:
2個賽季,從場均22.4分到13.7分。
必須得承認的是,書豪在絕對能力上的不足。他不是瓊斯、馬尚這種技術風格的球員,關鍵時刻把球給他幹,能解決問題。
他與北京隊的相處方式就是將自己與團隊相互融合。不特別吃球權,也不喜歡單打獨斗,更願意把球與隊友分享,進而打出團隊感。
但這都是客氣的說法,直白了說就是外援水平沒達到頂級。尤其是像北京首鋼這種,大投入、志在爭冠的球隊,在關鍵時刻就需要一位能一錘定音的「大哥」。
林書豪的表現沒有達到預期,會和主教練雅尼斯的安排、球隊的打法有關系。但是,最核心還是自身的能力問題。
10年前,他們有馬布里,而如今不管是林書豪還是吉布森,遠沒有達到老馬那水平。如果今年首鋼陣容里有個人能力更突出的外援,結果可能...
所以,球隊出局,作為外援的林書豪,肯定有責任。
但球迷的一大通病就是,往往只會看球迷的得分數據,而忽略了其他的閃光點。林書豪在系列賽展示出最突出的一點,就是防守。
進攻需要天賦,而防守靠的是努力程度、是經驗、是意識。跟吉林的季後賽,書豪在體力充足時跟瓊斯對位上可以說絲毫不吃虧。
他靠的不只是身體,球商也很關鍵,這點是所有本土後衛都要學習的。
但這個過程中,有兩點是很讓人難受的。
第一,書豪打得其實不錯,就是沒有穩定的上場時間,教練一個賽季換人都是像走馬燈一樣不停的換,讓人無所適從。
之前就說過了,北京隊是因為打球人太多,不清楚重要箭頭人物到底在哪,必然就很混亂,這個人不行換另一個。
上場時間被切碎,狀態沒法保持。
第二點,體能。
林書豪曾經再怎麼厲害,他終究是一個黃種人後衛,和其他的外援是有區別的。更何況他經歷了多次傷病、新冠等等,狀態沒法和以前一樣保持。
巔峰期的他,是一個第一步極快的後衛,擋拆、快攻的威脅極大。和現在的節奏型打法,是有著巨大的區別的。
在CBA,他外線不穩定的問題,極大影響了他的進攻。
關於能力問題,必須客觀承認不足。
但我一直難以理解的是,球迷對林書豪的惡意。
只會把他來CBA來打球,定義為「撈金」,說他在NBA混不下去了,才想著去CBA。
職業球員通過自己的勞動,合法賺錢,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別的外援,不也是撈金麼?另外,追求更高的平台,這沒有錯。
最後,如果選項是CBA的話,我更希望林書豪去到一支對戰績沒有高要求的球隊,他這種特點,更適合幫助年輕球員成長,而不是衝擊總冠軍。
聯賽需要更多的團隊型外援,本土球員才會進步更快。
舉個例子,高登是得分王,但對於福建隊年輕球員的成長,有促進作用麼?至少我是懷疑的...
所以,在不同的階段,都要學會看到林書豪的閃光點。
來源: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