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的第15個賽季和33歲生日這天,LeBron James比任何時候都更接近踐行那句著名的廣告詞:你們都是見證者。
他自己也說:「我覺得人們對我的能力都已經習以為常,有時候甚至不知珍惜,就因為我太穩定了,他們覺得這都是我該做的。但其實,這並不容易。」
不管他在本賽季獲得什麼成就,拿下多少里程碑,其實早在十年前發生的一些事,就已經在預示著他的今天了。
LeBron在讀八年級的時候,布徹高中的多伊蘭-羅賓遜是阿克倫最火的高中球員。他身高6尺4吋,體重達到210磅,在二號位上有非常大的對抗優勢。
「在我眼里他就是頭野獸。」LeBron回憶道,「我們那時候總去看阿克倫城市公立籃球賽,我特別喜歡他。後來他去了俄亥俄州立大學,我也特別崇拜,覺得他真是本地英雄。但你知道嗎,後來他出了一場車禍,就再也沒打過球了。」
羅賓遜是在高四那年出車禍的,在休養之後他決定留級一年,認真學習。布徹跟LeBron的妻子薩凡娜還是高中校友,今年布徹高中退役了他的球衣。LeBron還專門在Twitter上向他致敬,後來羅賓遜通過一位朋友聯繫到了LeBron,感謝了他的好意。
羅賓遜在場上的表演曾經激發了年少的LeBron,但他給LeBron帶來更多的,還是警示。警示他這一切究竟是多麼容易失去。
「從我開始打籃球開始,我就沒想過要做曇花一現的人物。」他說,「我知道自己有多少天賦,但我不想盈不可久。我要努力成就偉大,也總是想要做人們所見過的最偉大的球員。」
* * * *
跟羅賓遜一樣,LeBron把籃球當做了走出阿克倫貧困圈的工具,只不過他走得更遠,拒絕了俄亥俄州大的獎學金,直接進了NBA。
隨後,他的生涯只能說順風順水,拿下2004年最佳新秀,2005年就進入全明星,2006年拿到季後賽第一次大三元,2007年進了總冠軍賽。
然而,這些成功對於LeBron來說還不夠。2008年夏天,他隨國家隊參加了北京奧運,那屆美國男籃被稱為「救贖之隊」,重現了當年夢之隊在國際籃壇的統治力。23歲的LeBron在那時才真正找到了系統的訓練辦法,為他之後的進步奠定了基礎。
跟他常年合作的訓練時麥克-曼西亞斯說:「他不遺漏任何細節,我們都會在一起研究,還缺了什麼?還有什麼是沒嘗試的?還有什麼是沒想到的?以及,為什麼不去試試新花樣呢?」
Kobe在當年國家隊一直被認為是奠定基調的領袖,他的刻苦態度感染了很多人。曼西亞斯就是當時Kobe私人訓練師蒂姆-格羅佛的弟子之一,他為LeBron也制定了獨特的訓練計畫。平時,他也會跟騎士訓練團隊合作,從內到外幫助LeBron提升表現。
「最大的挑戰就是年齡了。」他說,「隨著年紀增長,身體會有無可逆轉的疲憊損害。」
LeBron很信任他的訓練團隊,不管什麼新鮮手段、科技都願意嘗試。曼西亞斯也說:「我們是有共識的,在符合體育道德的範圍內,要怎麼對抗衰老這個過程?」
顯然,他的意思是詹皇這麼出色,絕不是「嗑藥」了。「如果一個球員很懶,愛吃垃圾食物,不愛訓練,還能表現出色,我會覺得很反科學。」曼西亞斯說,「但如果是那麼努力在做準備工作,表現好是理所應當的。」
* * * *
2009年,LeBron推出了關於自己高中生涯的紀錄片《不只是一場比賽》,在全球推廣的過程中,他還能抽空訓練。當時幫他訓練的騎士助教克里斯-詹特說:
「我覺得那次一起訓練,對他的發展進化是至關重要的。那年夏天真的很有意思,我能帶了大約有6000條影片剪輯,在各種十幾個小時的飛行過程中就跟他研究。」
他是沒上大學,但他還有後天進修。通過研究詹特帶來的錄像片段,他找到了破包夾的辦法,最有效卡位的手段,以及什麼樣的掩護是錯的。「那麼密集的學習真的奠定了基礎,對我來說這種經歷也很特別,我從來沒跟別的球員一起做過這樣的事。」詹特說。
今年休賽期,LeBron也在挑戰自己的極限,哪怕已經連續七年打總冠軍賽,他依然在拚命訓練,因為打下了好的基礎,所以本賽季就算是在背靠背第二場,他也是精力十足,熱身時還有興致跳舞。
「他好像精力永遠都使不完一樣,賽季里很拼就算了,但就算是做商業活動,出席各種場合,或者是休賽期的晨練,他也還是那麼精力十足。有時候他會從大早上一直練到晚上8點,天知道他究竟是什麼變成的。」詹特感慨道。
* * * *
如果LeBron本賽季又拿下例行賽MVP的話,他會成為第一位得此獎間隔超過4年的球員。他的經紀人兼心腹Ricci Paul 說:「他們都稱他天選之子,但真正選擇成為偉大的,是他自己。」
但就算是Paul,也無法回答這樣的一個問題:都33歲了,他為什麼還這麼拼?
「投入,是任何成功的必備因素。」LeBron說,「有時候我打完客場之旅回家,確實真的不想第二天再去訓練,但我必須要去,因為我知道訓練管里有熱水浴,有冰浴,有超聲波機器,我可以好好處理下身體上的問題,振奮精神。」
他日復一日,培養出身體和精神上的良好習慣,也越來越珍惜能夠實現籃球夢的日子。趁著巔峰未過,他還想成就更多。
「我有充足的動力,只要我還能這麼打下去,我就會付出全部精力。」他說,「等我生涯結束,咱們再坐在這討論,誰才是歷史上最偉大的球員。」
相關閱讀
美媒評90年代和00年代最強12人陣容:00年代詹皇、韋德、諾維斯基落選 10次打進NBA冠軍賽有多難?歷史僅4人達成,現役詹姆斯一人上榜 NBA / 歷史助攻王史托克頓15806次紀錄誰能破?保羅沒戲,新生代難尋人選來源: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