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響亮的鈴聲過後,查拉尼亞(Shams Charania)第9次放下手中的面包片,為了避免滿手果醬弄髒螢幕,他用小拇指打字,回覆某位NBA總經理的消息。

對一個每天18小時瀏覽550條資訊、120多條語音留言、手機里還躺著七萬多封電子郵件的職業爆料記者來說,這只是無止境的高密度資訊流轉中微不足道的一瞬,「我會盡一切努力把消息發出去,以前我還用過鼻頭打字。」

NBA / 聯盟史上「最」炸裂的交易結束了,30歲的他斬獲MVP!媒體界的新王徹底登基-黑特籃球-NBA新聞影音圖片分享社區

這個炸裂的交易截止日後,ESPN將Shams收工時的狀態,與總冠軍賽累癱的巴特勒對比

如果NBA是世界上最知名、水平最高的籃球聯賽,那查拉尼亞就是NBA現役最有權威、爆料最猛最快的記者。自從他的師傅WOJ退役後,查拉尼亞就再也沒有對手可言,上到球隊老闆和聯盟高管,下到球員管理層和球迷,再到萬里之外做體育新聞的媒體編輯,所有和NBA沾邊的人,都在時刻關注他的Twitter帳號。

截至目前,查拉尼亞擁有290萬關注者,發了1.7萬條貼子。從最初昆西-杜比加入上海大鯊魚,到現在震撼所有人的東契奇換一眉;從拓荒者用雙向合約簽下西索科,到M.威廉斯沒通過體檢被原路退給黃蜂......他幾乎壟斷了所有NBA大大小小的交易、簽約和選秀新聞。

NBA / 聯盟史上「最」炸裂的交易結束了,30歲的他斬獲MVP!媒體界的新王徹底登基-黑特籃球-NBA新聞影音圖片分享社區

從ESPN到博彩網站,從中國到法國,所有籃球媒體都以查拉尼亞的爆料為第一手消息源。這個生於1994年愚人節的巴基斯坦移民後代,高中時代就以身入局的狂熱愛好者,19歲就在業內嶄露頭角的「天選之子」,不僅壟斷了爆料記者這一生態位,還成了複雜交錯的NBA關係網中無人可替的信息中樞。

一位球隊高管這樣比喻:「他就像基辛格,尼克松無法與勃列日涅夫通電話,但查拉尼亞這樣的人就可以。」

作為土生土長的芝加哥人,在喬丹和羅斯的熏陶下,查拉尼亞和無數同齡人一樣熱愛籃球。除了在籃球場上揮灑汗水,他和同學們還痴迷於最新的籃球新聞,他們無數次地刷新RealGM頁面,就像現在的球迷瘋狂刷新他自己的Twitter首頁一樣。

後來,查拉尼亞被高中球隊拒之門外。但當時的語文老師給了他足以改變一生的建議:「你是個了不起的寫作者,應該嘗試一下。」

他決心走筆桿子的路線,擔任學校報紙的體育版編輯只是新手村第一步,在本地網站每天用愛發電、復盤每場比賽也是為了磨煉文筆、積累經驗。然後他把作品群發給RealGM這些老牌新聞網站,他聯絡了認知範圍內的所有平台,甚至邁出了更誇張的一步——主動給經紀人和球隊高管打電話,試圖尋找第一手的資訊。

NBA / 聯盟史上「最」炸裂的交易結束了,30歲的他斬獲MVP!媒體界的新王徹底登基-黑特籃球-NBA新聞影音圖片分享社區

語文老師自己也不會想到,這句鼓勵居多的話語,讓查拉尼亞茅塞頓開,直接鋪就了他長達一生的路。查拉尼亞的目標極為清晰,他的行動力也異常爆表。17歲的他一邊應付學業,一邊給校報和部落格撰稿,一邊在聯絡公牛後衛邁克-詹姆斯的經紀人,挖掘出十天短合約背後的故事,然後把這份報導發給RealGM的編輯雷納。

換句話說,未成年的查拉尼亞自擬選題、獨立採訪、自主採編,在不借助任何幫助的情況下,完成了純正的一手報導。

雷納大受震撼,合作一兩個月後,他對查拉尼亞更加讚不絕口:「他成熟、擅長和人打交道,有道德操守,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清晰的認識。我從來就不用幫他搭建關係網,他在這方面一直有著超自然的能力。」

必須承認,查拉尼亞生來就是幹這個的料,他一度做過醫院的前台工作,和護士溝通、頻繁接打電話,他甚至很享受這種與人接觸、互通訊息的感覺。除了這項社交天賦外,查拉尼亞由熱愛驅動的精力也異常旺盛,在醫院工作期間,他依然不忘和消息源互發資訊,時刻關注NBA邊緣地帶的風吹草動。

高三畢業後,查拉尼亞採訪到了韋德,這是他第一次面對面接觸NBA球星。當時的查拉尼亞單手插兜,留著板寸,穿著略顯土氣的POLO衫。對面的韋德無法想像,這個18歲的小老鄉,會成為牽動整個NBA的情報專家。

2012年,18歲的Shams採訪韋德

NBA / 聯盟史上「最」炸裂的交易結束了,30歲的他斬獲MVP!媒體界的新王徹底登基-黑特籃球-NBA新聞影音圖片分享社區

這正是絕大部分業內人士的第一印象,沒人想到這個瘋狂騷擾消息源的記者如此年輕。高中時期,查拉尼亞給經紀人伯尼-李發資訊,想採訪公牛某個替補球員,李約了下午一點半,查拉尼亞表示自己在上學,李嗤之以鼻:「得了吧,我大學經常逃課。」查拉尼亞則一本正經地回覆:「不,我在上高中。」

2011年起,查拉尼亞開始登陸Twitter平台,2013年,他第一個報導了蘭多夫和塞爾提克簽下十天短合約的消息,9天後,他又第一個報導了托馬斯和公牛的短合約。雖然都只是籃球新聞里的邊角料,但這兩次報導對他來說無異於生涯里程碑。「我永遠記得報導蘭多夫那條新聞時的激動心情,這讓我明白了人際關係的價值。」

查拉尼亞聯絡的不止是邊緣球員的經紀人,當公牛隊拒絕給18歲的他頒發賽場媒體證時,查拉尼亞直接找到了公鹿公關部,甚至為了詢問球員對自由球員市場的看法,一路尾隨詹寧斯斯進了停車場。夢之隊前主帥克朗吉洛更是煩不勝煩:「他一小時會給你發20條簡訊,簡直要把你逼瘋,你只想讓他離你遠點。」

對此,查拉尼亞的反應卻平淡得理所應當:「在當時,無論我想寫什麼故事,我都要親手實現它。」

NBA / 聯盟史上「最」炸裂的交易結束了,30歲的他斬獲MVP!媒體界的新王徹底登基-黑特籃球-NBA新聞影音圖片分享社區

年輕人近乎偏執的努力獲得了回報,迸發出的腎上腺素和無上的滿足感引發更為極端的一意孤行。為了趕上第二天的早課,他連夜開著老媽的車從密爾瓦基趕回芝加哥,還因為超速吃過罰單。他一邊上課一邊像機器人一樣飛速扣手機,當班尼特加盟灰狼時,查拉尼亞直接離開課堂,在外面打了20分鐘的電話,甚至引發了老師的約談。

面對全班同學異樣的眼光和老師們的不理解,查拉尼亞非常坦然:「我當時的想法就是,如果不親身經歷這些事情,不能體驗其中的激情,我就達不到自己預期的目標。」

2014年,查拉尼亞的激情和職業生涯來到了臨界點——羅爾‧鄧從公牛交易到騎士,19歲的他是第一個爆料人。

那天晚上,他的Twitter激增四千人關注,但這不足為奇。對他來說,最重要的是,他比ESPN的文霍斯特快了2分鐘。從那一刻起,人們開始發現,這個過於年輕的、半路出家的記者,已經靠自己一點點編織的人脈網路,走進了NBA的核心圈。

NBA / 聯盟史上「最」炸裂的交易結束了,30歲的他斬獲MVP!媒體界的新王徹底登基-黑特籃球-NBA新聞影音圖片分享社區

同行們迅速投來好奇、關注和讚許的目光,誰不喜歡這麼精神十足的後輩呢?詹姆斯曾經的御用記者文霍斯特用「天選之子」來稱呼查拉尼亞,爆料界的頭牌WOJ也稱他為「業內最優秀的年輕記者」。

後面就是我們都熟悉的故事——查拉尼亞加盟雅虎,成為WOJ團隊成員,老前輩甚至直接表示:「查拉尼亞將成為新的NBA新聞發佈者。」簡直像是給自己找了接班人。

查拉尼亞的確成了WOJ的接班人,甚至在離開雅虎、加入The Athletic後,以雷霆之勢崛起,一度和加盟ESPN的WOJ形成了分庭抗禮之勢。WOJ和NBA管理層關係緊密,查拉尼亞則與球員經紀人們交情甚篤,得益於他的草根背景和長期經營,很多他十幾歲時主動勾搭上的關係,直到今天還在給他提供重磅情報。

針對自己並不擅長的高管層,查拉尼亞也有自己的辦法,即使沒有任何新聞線索,他依然會保持和高管們的聯絡。一位高管透露,他每年都會收到查拉尼亞「父親節快樂」的簡訊:「可能這是給聯盟中所有當父親的人群發的。」這倒沒啥,可在勞動節早上群發「勞動節快樂」就有些離譜了,在很多NBA人士的手機里,除了球員工會,只有查拉尼亞會發來這種冷門的節日問候。

NBA / 聯盟史上「最」炸裂的交易結束了,30歲的他斬獲MVP!媒體界的新王徹底登基-黑特籃球-NBA新聞影音圖片分享社區

另一方面,在這個暗潮湧動、泥沙俱下的圈子里,查拉尼亞簡直是一道清流——他收集資訊只是為了爆料,他不會暴露消息源,不會用一手消息做別的勾當,不會背刺,也沒有自己的小九九。專業而真誠,這是NBA的共識,也是查拉尼亞得以迅速崛起的重要特質。

很快,查拉尼亞和WOJ的爆料之爭成了NBA津津樂道的新話題,貼著兩人頭像的互相暴扣的梗圖層出不窮,還有人分析了兩人發的兩千多條推文,只為確定誰才是爆料贏家。

NBA / 聯盟史上「最」炸裂的交易結束了,30歲的他斬獲MVP!媒體界的新王徹底登基-黑特籃球-NBA新聞影音圖片分享社區

花費幾個月辛苦拉攏消息源,只為在爆料時快上40秒,就算只考慮單純的勝負心和辛苦付出,兩人的競爭也必然針鋒相對,更何況在當代網路背景下,一條消息早幾十秒就能影響巨額的資金和資源,長此以往更會動搖自己的地位和薪水。

NBA / 聯盟史上「最」炸裂的交易結束了,30歲的他斬獲MVP!媒體界的新王徹底登基-黑特籃球-NBA新聞影音圖片分享社區

溫情的師徒關係迅速被赤裸的利益衝突解構,WOJ刪除了曾經誇獎查拉尼亞的推文,拒絕評價對方,甚至還給自己的消息源們群發了一條資訊,強調自己的社媒影響力遠超其他NBA記者。而查拉尼亞在被問到兩人的關係時,全然沒有了和人溝通時的社牛狀態,沉默了45秒,最後只是說:「和WOJ與雅虎其他團隊的合作是我的福氣。」

NBA / 聯盟史上「最」炸裂的交易結束了,30歲的他斬獲MVP!媒體界的新王徹底登基-黑特籃球-NBA新聞影音圖片分享社區

但在這條必須永遠維護人脈、時刻盯緊螢幕的爆料之路上,年長25歲、擁有自己家庭的WOJ必然會被年富力強還單身的查拉尼亞捲到沙灘上。在WOJ宣佈退休後,NBA記者圈從此告別冷戰,進入查拉尼亞一超多強的新局面。

2020年,受疫情影響,NBA的中期交易和選秀只隔了兩天,查拉尼亞的手機和手指直接起飛,他每天只睡不到3小時,但在查拉尼亞看來,這一切都是自然的:「和你溝通的還是那些人,聊的事情也差不多,只是對話數量略有增加。」

查拉尼亞口中的「略有增加」,指的是每天收到的資訊從550條增加到750條。

普通人怎麼和機器人相比呢?CBS前記者肯-波傑嘗試了新工具,可以在五秒鐘內向5個人傳送資訊,可他還是抵不過查拉尼亞的一部手機和一個號碼,沒人能十年如一日地收發這麼多資訊。於是波傑另闢蹊徑,去紐約開了家健身館,幫助老同事們應對記者工作帶來的不健康生活方式。

查拉尼亞的生活方式顯然不正常也不健康,但他沒時間去健身房,他甚至沒空自己開車,擔心在車上錯過任何消息。塞爾提克解僱尤多卡的時候,他正在打籃球,錯過消息的他一氣之下半年沒碰球。他至今都沒有組建家庭的想法,過於充實的工作讓他隨時都與手機、電腦、無線網作伴。「如果我休息一天,就會讓自己陷入困境,更不用說一週了。」

NBA / 聯盟史上「最」炸裂的交易結束了,30歲的他斬獲MVP!媒體界的新王徹底登基-黑特籃球-NBA新聞影音圖片分享社區

那又如何?這是查拉尼亞十幾歲就定下的方向,也是兒時的他夢寐以求的生活,他的年薪輕鬆過百萬,他的手機就是NBA的情報中心,他的每條推文都挑逗著無數人的心弦。也許十年後的查拉尼亞會覺得這一切太瘋狂,但現在,他還樂在其中:「我只是想繼續突破自己,刷新我的目標上限。」

那個用鼻頭打字、深夜奔襲在高速路上的高中生,在抵達了夢的終點後,還不滿足,徑直向更未知的遠端奔去。

  •  
  •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