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全明星週末,在一片無趣的評論聲中黯然落幕,新修改的賽程並沒有刺激到球迷的神經,甚至連一些球員,也早就過了成為全明星的新鮮勁。

但對於其他人來說,全明星,仍然是一個夢想中的榮耀,有的人在聯盟中征戰了十個年頭,只為了被唸到一次自己的名字。可惜的是,在這一年,他還是沒能入選,僅僅受邀參加了三分大賽。

NBA / 一切故事的開端!16年前的誓言,讓他成為了今天的「鮑科比」-黑特籃球-NBA新聞影音圖片分享社區

但或許,從好的角度來說,正是成為這顆遺珠,才讓更多人關注到他,想去更多地瞭解一下他。

諾曼-鮑威爾(Norman Powell),今年31歲,這是他征戰NBA的第10年。他的場均得分是24.2分,排在聯盟第18,快艇隊內第一;三分命中率42.8%,排在聯盟第12。

他打了45場比賽,全都是先發;而這第10個賽季,也是他生涯第一次,被真正視為先發球員。

這十年,其實並不容易。

NBA / 一切故事的開端!16年前的誓言,讓他成為了今天的「鮑科比」-黑特籃球-NBA新聞影音圖片分享社區

在賽季開始的時候,鮑威爾就因為一次採訪,瞬時成了聯盟的爭議焦點。

在被問到離隊的保羅-喬治和維斯布魯克時,鮑威爾說了他的「加減法理論」,「addition by subtraction」這句話通常在語境中的意思是,因為一些人的減員,而導致另一些人的機會增多。很多人覺得鮑威爾是在暗諷這兩人,但鮑威爾很堅定地重申了自己的觀點:

「這只是字面上的意思。」他說,「我是說,有的人離開了,就必須要有人站出來。我沒有對他倆不尊敬,但我一直都覺得,自己能做到什麼,我能給球隊帶來什麼。」

上賽季,諾曼-鮑威爾打了76場,只有3場先發,場均拿到13.9分,在最佳第六人的評選中排在第四位。

但到了今年,他的場均得分,暴漲了10.3分。

NBA / 一切故事的開端!16年前的誓言,讓他成為了今天的「鮑科比」-黑特籃球-NBA新聞影音圖片分享社區

「我想成為全明星,我想站在那個舞台上。我打了十年了,我聽到身邊的人都在談論,『他已經打了十年了啊,他今年的水平真不錯』,我覺得,這就是對我的一種激勵。」

是的,儘管全明星的榮譽並沒有真的寫在他的履歷中,但他終究得到了認可,被整個聯盟所議論。作為另一支洛杉磯球隊的24號,他無比想要成為那個人,也以曼巴精神為標竿。不過,真正讓他熱愛上籃球的那個人,此刻卻不在身邊。

「我想告訴全世界你的名字:雷蒙德-愛德華,我把你的名字文在肩膀上,我的每一場比賽,每一個進球都是獻給你的,我想告訴你,我做到了。」

這位雷蒙德,是鮑威爾的領路人,也是他的舅舅。

NBA / 一切故事的開端!16年前的誓言,讓他成為了今天的「鮑科比」-黑特籃球-NBA新聞影音圖片分享社區

當諾曼-鮑威爾還是嬰兒的時候,他的父親就離開家庭了。母親獨自帶著他和兩個姐姐生活。小時候的鮑威爾因為缺少父愛而焦躁,他曾經因為年幼時說話困難,氣急敗壞地咬了幼兒園老師。母親努力打工掙錢自顧不暇,但幸好,鮑威爾的舅舅,雷蒙德出現了。

他填補了父親的空白,他堅定地用鼓勵、誠實和現實生活的教訓來指引鮑威爾長大,他教鮑威爾下棋,告訴他,在移動旗子之前一定要想清楚,因為人生是沒有回頭路的。

鮑威爾似懂非懂,但他知道雷蒙德是為他好的。只不過在一些時候,他終究是個孩子。有一次,媽媽沒有兌現給他的承諾,沒有給他獎勵,他在家里朝著身邊的人發火,當雷蒙德過來的時候,他一直跟舅舅抱怨,「她欠我的。」

「不,她不欠你任何東西,她給了你生命,她確保你不會挨餓,你有吃有住,你的生存需求得到了滿足。她不欠你的,你欠她一切。」雷蒙德堅定地告訴鮑威爾,這句話一下子把他打醒了,「舅舅總是在我生命的不同時刻灌輸給我正確的三觀。」

在更多的時候,舅舅總是陪著鮑威爾一起玩的,他熱愛籃球,喜歡帶著鮑威爾看NBA比賽,他們最喜歡的是湖人,喜歡看科比打球。鮑威爾也漸漸在孩子們當中嶄露頭角。舅舅在場邊給他起了個外號:「關鍵射手鮑威爾(Big Shot Powell)」。

這個外號聽起來並不酷炫,但舅舅告訴他,只有NBA球員才配得上這麼牛逼的外號,他相信外甥能做到這一點,他也會堅定地以NBA球員為標準要求他。

NBA / 一切故事的開端!16年前的誓言,讓他成為了今天的「鮑科比」-黑特籃球-NBA新聞影音圖片分享社區

舅舅給他定下的目標,成了鮑威爾打球的動力。而舅舅教會他的另一件事,他也牢牢地記住了:不管去哪里,都要讓媽媽知道。

12歲的時候,鮑威爾給自己定鬧鐘,有時候是五點半,有時候是六點。堅持把科比視為榜樣的鮑威爾學到的是,要最早起床,比其他人更早地到球場訓練,來不斷強化自己。

鮑威爾會在飯桌上寫一張紙條:「媽媽,我不想讓你擔心,但是我現在要去公園投籃了。」

鮑威爾找到的那個籃球場非常偏僻,甚至附近的很多人都不知道那里有籃球場——那塊地方更顯著的是一家酒吧,而籃球場藏在酒吧後身。

「如果你不知道那兒有籃球場,那你永遠找不到它。」

在清晨的第一縷晨曦中,少年鮑威爾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只有一個球,一個籃筐,和一個少年的夢想。

「那是專屬於我的世界,」他說,「我會在那里幻想著自己進入了NBA,我會在那里用幾個小時練球,模仿我在電視里看到的科比的所有絕殺,他的招牌動作,他的關鍵投射。那時候我不會灌籃,所以我一次次嘗試著灌籃。」

他每天都會給媽媽寫紙條,但第一次的時候,還是讓媽媽嚇了一大跳。

NBA / 一切故事的開端!16年前的誓言,讓他成為了今天的「鮑科比」-黑特籃球-NBA新聞影音圖片分享社區

「當時她嚇壞了,」鮑威爾說,「她當時的反應是,『這麼小的孩子怎麼會給我寫個紙條說去球場了呢?』她擔心有人綁架了鮑威爾,偽造了紙條,然後她一起床就跑去了那邊的球場找孩子。」

當她看到鮑威爾在那一個人練球的時候,她欣慰地笑了。

「因為我告訴過他,不管去了哪里,都要告訴我,」媽媽說,「很高興他能記得這些基本禮儀。」

媽媽記得,鮑威爾從小就能從動畫和電視節目里,汲取到正面的能量。他會反反覆覆看喬丹的紀錄片,研究科比的比賽細節,他清楚地知道,喬丹和科比之所以會成為出類拔萃的超級球星,並不是因為他們的天賦多麼數一數二,而是他們在天賦之外,付出了遠比常人更多的努力。雖然努力不足以抹平天賦上的差距,但更努力的人,往往能達到其他人所無法接近的高度。

鮑威爾還記得,在他七年級的時候,因為表現出色,他被教練邀請參加了當地的明星賽,結果對方全都是高中生,一個接一個地用力量強吃他,背身單打他,鮑威爾覺得非常不舒服,但並不是因為被高年級學生欺負了不舒服,他是這麼說的——

「這是我第一次不是場上最好的球員,這種感覺太討厭了!」

然後,他日復一日地定鬧鐘,給媽媽留紙條,在那塊籃球場上刻苦練球。

NBA / 一切故事的開端!16年前的誓言,讓他成為了今天的「鮑科比」-黑特籃球-NBA新聞影音圖片分享社區

但有一天,他經歷了永生難忘的噩夢,差點決定再也不打籃球了。

那是在高四學期開始之前,他接到電話,立刻向醫院跑去。

雷蒙德住院了。

這個身高2米01的壯漢,永遠讓鮑威爾仰望的存在,就這樣一點點垮了下去。

醫生在雷蒙德的大腦底部發現了一顆腫瘤,他開始接受放療和化療,鮑威爾成了他的陪護人。在訓練結束後,鮑威爾會陪他回家,幫助他洗澡。他哄舅舅下床多走動走動,他到處給舅舅尋找高蛋白的實物,幫他找營養品補充身子。

「他就像一個護士,」媽媽說,「他挺身而出,照顧他的舅舅,我為他感到自豪。」

但雷蒙德住院了,這說明他的情況開始惡化了。鮑威爾陪著他度過了生命的最後時刻,直到有一天,舅舅把他叫過來,要囑咐他一句話。

十六年後,鮑威爾依然記得那天舅舅跟他說的,

「你要照顧好這個家庭,責任在你身上了。」

雷蒙德-愛德華,在56歲時去世了,鮑威爾感到他的天塌了。

NBA / 一切故事的開端!16年前的誓言,讓他成為了今天的「鮑科比」-黑特籃球-NBA新聞影音圖片分享社區

舅舅去世後,鮑威爾開始抗拒打籃球。每次他走到球場邊,都能想到舅舅在搶籃板球,在場邊叮囑他應該怎麼跑位,應該什麼時候出手。他打開電視,看湖人隊的比賽,總感覺舅舅會在身邊和他一起吶喊加油,所有有關籃球的一切,都能想到舅舅。

「失去他的時候我經歷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時刻,就像是走到了十字路口,」鮑威爾說,「他去世之後,我不知道籃球對我來說還有什麼意義。」

但在雷蒙德的葬禮上,鮑威爾突然意識到了舅舅想要告訴他什麼。

「如果我不打籃球的話,舅舅不會開心的。同時,我要承擔起責任,成為一家之主。」他在肩膀上文了一個文身,在一雙祈禱的手上,刻著「努力工作」這幾個字,雙手握著一個籃球,籃球上寫著,「雷蒙德-愛德華,RIP」,努力工作、祈禱和籃球,這是他和舅舅之間,最牢不可破的紐帶。

鮑威爾的大姐朱妮絲說,那是他和舅舅的「誓言」。

NBA / 一切故事的開端!16年前的誓言,讓他成為了今天的「鮑科比」-黑特籃球-NBA新聞影音圖片分享社區

「他一直告訴我,你能做的就是努力,他熱愛籃球,我也是。我們有對籃球本源的熱愛。」

鮑威爾用他的NBA薪水給媽媽買了新房子和新車,但比起個人物質,他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他成立了非盈利基金會「理解磨礪」,邀請軍人、企業家、運動員和其他不同領域與背景的老師和教授來到孩子們中間,講述他們的故事和成長經歷,來激勵他們成長。他只想告訴孩子們,想要改善生活追逐夢想,你能做的,只有相信努力才能成功,並為此付出全力。

他和科比也有過互動,那是在科比的訓練營里,看到科比的鮑威爾手足無措,三天的訓練營,前兩天一直都是基礎訓練,沒有任何私下交流的機會。

到第三天,科比過來一對一輔導,教他們試探步。鮑威爾做了一個,科比說,「不,這招不對。」鮑威爾有些急了,「我偏要用這招投籃。」但科比跟他說,「我不是說你不能投籃,是你試探步的角度不對。可以拔蔥跳投,但是可以晃出更大的空間。」他就站在一邊,聽科比給他講怎麼擊敗防守人,怎麼在對手頭頂舒服投籃,站在旁邊的是科比的專屬訓練師菲爾-漢迪,後來他到了暴龍,成為了每天督促鮑威爾訓練的人。

NBA / 一切故事的開端!16年前的誓言,讓他成為了今天的「鮑科比」-黑特籃球-NBA新聞影音圖片分享社區

但科比終究只有一個。

「我沒有1米98,我也不會成為科比,」有一天鮑威爾終於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他並沒有放棄,正如他自己一直所說的,「正是這麼多的苦練,讓我可以接近那些天賦更優秀的人了。」

他最後也只長到1米9,打得分後衛或者小前鋒。他被評為四星高中生,並成功進入了UCLA,在大學,這樣的身材和優秀的得分能力足以征服比賽,但只靠這樣的身材,是遠遠不夠打NBA的。

他更加瘋狂苦練三分球,並且花費了大量時間積極防守。他花了更多時間在健身房,增加肌肉來應對對抗。事實上,他在大學後兩年的比賽風格,和前兩年截然不同。他開始主動盯防對方的進攻箭頭,而且一有機會,他就會衝到內線肉搏,有機會就灌籃。

但在大三結束的時候,給他的選秀前景是:落選。

他並沒有氣餒,當他的學弟李凱爾和扎克-拉文都選擇進軍NBA的時候,他回到UCLA,繼續磨煉自己的跳投。他開始強迫自己成為一個領軍人物,在大四這年,他真正成為了UCLA的核心,場均能拿下16.4分,聯盟第六。

NBA / 一切故事的開端!16年前的誓言,讓他成為了今天的「鮑科比」-黑特籃球-NBA新聞影音圖片分享社區

是的,儘管在2015年的選秀大會上,他試訓了17支球隊,也只在第46順位被公鹿選中,然後立刻換給了暴龍,但比起一年以前,他還是成功被NBA選中了。他沒有放棄任何機會,在夏季聯賽就大放異彩,被選入一陣。又趕在球隊鋒線人手短缺的時候,他直接擠進了輪換陣容。

然後呢?傷員們陸續回歸,他被安排去了發展聯盟打球。

但他用8場場均25分的表現打回了NBA,在賽季後半段和季後賽成為球隊主要輪換。

而他在大學苦練的防守技巧,或者說,他在科比身上學到的和對方在防守端搏命的本事,讓他在暴龍隊佔據了一席之地。

他安然接受所有角色,但也從不畏懼挑戰。他給德羅贊打替補,後來給倫納德和丹尼-格林打替補。兩個人都離隊之後,暴龍讓范弗里特打先發,鮑威爾依然是替補,他從未因此心態失衡,而是不斷告訴自己:

站在我前面的都是很好很好的球員,但如果他們上不了,我也應該拿出和他們同樣的水平。

NBA / 一切故事的開端!16年前的誓言,讓他成為了今天的「鮑科比」-黑特籃球-NBA新聞影音圖片分享社區

生活從不是一帆風順,在親人缺失的家庭,鮑威爾也有過原生的心理障礙,他坦言自己曾經抑鬱過,懷疑過。但他或許是這群人中更加樂觀的,正如他自己一直所說,能從身邊的人身上看到優點,能和朋友們互幫互助。

他會和樂福還有德羅贊聊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他說,有時候就會覺得全世界都在和你作對,你不適合打籃球了。不是每個人都能感同身受別人的不安和焦慮,他無數次想過結束職業,但每次遇到困難的時候,他都會下意識摸摸肩膀上的文身。

我要照顧好我的家庭,放心吧,雷蒙德舅舅。

NBA / 一切故事的開端!16年前的誓言,讓他成為了今天的「鮑科比」-黑特籃球-NBA新聞影音圖片分享社區

他在暴龍成為了真正的防守尖兵,贏得了「Playoff Powell」的稱號,在暴龍捧起了總冠軍獎盃,拿到了4年4200萬的合約,砍下了生涯最高分43分。但之後不久就被交易到了拓荒者,那其實是他生涯的高管時刻,41場里31場先發場均19.6分,還在賽季後和拓荒者簽下了5年9000萬美元的合約。但僅僅半年之後,拓荒者決意重建,他又被交易了,送到了快艇隊。

這一次,他沒有感到迷茫。因為洛杉磯,是他從小長大的地方,也是大學就讀的地方。

「我從未想過,還能回到洛杉磯打球,我可以讓家人還經常來現場看我打球了。在追逐夢想的旅途中,家人可以一直在身邊,我繞了一個大圈子,最後回到了圓滿的原點。」

這是他在快艇的第三個賽季,也是全新的一個賽季:專屬於快艇的豪華球館,新隊徽和新球衣。當他站在球場中間的時候,開始回憶起從前的那塊在酒吧後身的球場,想像這段不斷實現夢想的道路。

信念讓他走到了這里,讓他在聯盟中堅持了十個年頭,讓他在第十個賽季打出了生涯最佳的表現,讓他在31歲,成為了要被反覆提及,足以入選全明星的球員。

NBA / 一切故事的開端!16年前的誓言,讓他成為了今天的「鮑科比」-黑特籃球-NBA新聞影音圖片分享社區

那麼,有什麼是值得分享給年輕人的嗎?

「在科比的訓練營上,他告訴我——當你在場上時,要拋開情緒,只從戰術的角度去分析每一個回合,你不要想著,『這個球沒投進,我狀態太差了;我失誤了,這個球裁判怎麼沒吹?』拋開這些,最重要的永遠是手頭的職責。」

如果今天表現不佳怎麼辦。

定一個鬧鐘,明天早點起來。

明天的第一縷陽光,依然是嶄新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