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將來要麼穿白大褂,要麼穿西裝,但決不能穿球衣。」
父親嚴厲地望向懷抱籃球的兒子,兒子不解的反問道,「為什麼?」
「你成為NBA球員的機率只有0.02%」
剛剛入學的兒子,完全不懂這個數字意味著什麼,直到長大後,他才明白父親的良苦用心,但是,他並不打算放棄,他把一張密密麻麻寫滿各種數學公式的A4紙,放到父親的書桌上,然後微笑著對父親說,我有辦法讓小數點向前移動2位,父親睜大了雙眼,他突然意識到,儘管生活多年,可他似乎並不瞭解自己的兒子,自那之後,父親開放了家里的後院,並為兒子修了一座簡易的籃球架。
這對父子就是維克多-歐拉迪波(Victor Oladipo)和他的父親克里斯-歐拉迪波。
歐拉迪波的父母都是奈及利亞人,80年代移民到美國,父親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生物統計學教授,母親是社區醫院的護士長,所以歐拉迪波從小,就接受父母親嚴格的教育,父親負責數學,物理等理工科,母親則更加注重藝術方面的培養,給他聽古典音樂,教他彈鋼琴等等,儘管每天都被各種課程擠滿,但只要有時間,歐拉迪波就會跑到地下室,練習運球。
他用老式唱片機播放古典音樂,用音樂聲來掩蓋籃球敲擊地面的身影,或者趁著父親不注意,悄悄從後門溜走,去附近的球場奔跑。
值得一提的是,歐拉迪波的母親,曾經是體育練習生,她在田徑方面非常有天賦,而她也將這種天賦,遺傳給了兒子,歐拉迪波的跟腱達到34cm,這是什麼概念?籃球之神喬丹的跟腱長度28.6cm,黑曼巴科比是30cm,所以,歐拉迪波天生就是打籃球的料。
一邊是繁重的學業,一邊是難割捨的籃球,歐拉迪波就是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幸運的是他足夠聰明,足以應付這一切,甚至能夠用數學理論,來思考解決籃球問題。
「如果防守者以每秒4米的速度移動,我的切入角度需要修正17.3度……」
此外,歐拉迪波還把訓練數據錄入到軟體中建模,並且得出一個結論,他發現:抄截前0.8秒,對手臀大肌會有5度傾斜。
歐拉迪波用數學的方式,向父親闡述了自己的規劃,再加上母親的支援,老歐拉迪波最終選了妥協,他開始支援兒子的籃球夢想,並完善了後者的計畫書,比如修正投籃角度,調整出手速度,合理規劃訓練時間等等,高一時,歐拉迪波還寂寂無名,甚至都進入不了輪換,不過有了父親的幫助,他很快就從板凳席中脫穎而出。
高中最後一年,歐拉迪波場均能得到11.9分,10.3個籃板,3.6次火鍋,雖說展現出相當全面的防守天賦,但在ESPN的評級中,也僅僅獲得三星,不過好在他的成績非常出色,SAT考了1400分,最終,歐拉迪波拿到一份來自印第安納大學的Offer。
大學期間,歐拉迪波更加刻苦,用3年時間修完全部課程,順利拿到學位,在籃球上,他完成從角色球員到全美頂級後衛的轉變,場均能得到13.6分,6.3個籃板,2.1次助攻,2.2次抄截,幫助印第安納大學奪得20年來,首個例行賽冠軍,以及第一次連續殺進全國16強,出色的表現,讓歐拉迪波選秀順位暴漲,最終在第2順位被魔術摘下。
數學訓練法,讓歐拉迪波受益匪淺,在這段NBA之旅中,也同樣受用,他逐漸調整出手弧度,讓自己的投籃更加精準和難以被火鍋,還有突破後的終結方式,灌籃不再是唯一選擇,而是在最高點突然收力,用指尖輕點籃板
17-18賽季,在重建的溜馬,歐拉迪波將自己所有訓練成功全部展現出來,進步最快球員,全明星,抄截王,最佳陣容三陣,最佳防守陣容一陣,成為聯盟中為數不多攻防均是頂級的後場,在他的帶領下,溜馬再次成為那支紀律嚴明,作風凶悍的鐵軍,差點終結騎士對東區的統治,也是那4年里,第一支將詹姆斯逼到搶七的東區球隊。
然而遺憾的是,歐拉迪波的巔峰並未持續太久,19年年初,他遭遇右膝跟腱撕裂,自那自後,歐拉迪波大傷小傷不斷,再也找不回當年的自己。
不過即便如此,歐拉迪波仍非常樂觀,雖然很多人嘲笑他太過自大,錯過多次拿高薪的機會,但對此,歐拉迪波卻不以為然,「那就像一場投資,只是失敗了而已」,「我希望在金錢,在健康,在成就之間尋找平衡,不想只遵從於薪水,我不是『打工人』,我是自己命運的操盤手」。
相關閱讀
來源: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