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故事不是線性敘事,而是一塊被反覆折射的棱鏡,父親的缺席,母親的欺騙,球探們「偽造」的報告,品牌方打造的虛假人設,以及商業聯盟為他虛構的籃球夢想,共同割裂出一個天才的24種人格,他成為矛盾的結合體,完全不知道哪一個才是真正的自己,他就是約什-傑克森(Josh Jackson)。
97年密歇根州的南菲爾德,傑克森出生在一個貼滿喬丹海報的政府救濟房里,他自記事起,就沒見過父親,至於母親阿普麗爾,她雖然曾是田徑明星,但由於沒有固定工作,且又不願做苦力,只能幹些偷雞摸狗的勾當,成為監獄中的常客,傑克森人生中第一雙籃球鞋,就是緩刑官送的,這份扭曲的餽贈成了隱喻:他的運動基因是母親偷來的「贓物」,而籃球成了洗白命運的漂白劑。
傑克森就是在這種家庭中長大的,母親出獄後,他的「噩夢」也隨之開始,為了改變命運,阿普麗爾把全部希望都寄託在傑克森身上,她拉著兒子來到附近的球場,接受魔鬼般的訓練,球場熄燈後,阿普麗爾又把兒子帶到馬路上,在路燈下練習腳步,儘管傑克森已經筋疲力竭,速率明顯下降許多,可阿普麗爾仍不依不饒。
「你想像我一樣蹲監獄嗎?」
所以,你覺得傑克森喜歡籃球嗎,那只是取悅母親的方式罷了,甚至已經成為童年陰影,淪為深深的恐懼,這也為後來他對籃球愛恨交織的矛盾埋下伏筆。
相比於特訓,更讓傑克森感到頭疼的是缺乏「安全感」,阿普麗爾的麻煩始終不斷,他們只能不停的搬家,躲避債務和處罰,在傑克森進入大學前的15年內,他輾轉4座城市,轉學8所學校,「朋友?你覺得我會有朋友?」
好在傑克森的籃球天賦很耀眼,14歲就已經得到一些球探們的關注,但這些人為了讓傑克森更有價值,讓自己賺的更多,他們開始大肆吹噓和炒作:
他們說傑克森擁有「杜蘭特的骨架+威少的引擎」,卻偷偷刪掉了「情緒管理如同炸彈」的段落;
Nike品牌更是為傑克森立下「左手魔術強森」的人設,可實際上,他的慣用手是右手;
還有訓練師,他故意讓傑克森在慶祝時,對著鏡頭捶胸嘶吼,營造一種超級球星的氣質,但私底下,傑克森卻是酷愛抽象畫的藝術家;
在商業的包裝下,傑克森成為全美第一高中生,升入堪薩斯大學,憑藉出色的表現,最終在第4順位被太陽摘下。
當然,站在商業的角度,任何產品都需要行銷,可那時候的傑克森,只是一個思想還不成熟的孩子,且身邊又沒有父母陪伴,給予合理的建議和教導,謊言說多了,也就成真的了。
進入NBA後,傑克森的問題很快就暴露出來,他拒絕調整投籃動作,給出的理由竟然是,『Nike說左手是我的商標』,所以進攻效率始終達不到及格線,引以為傲的防守,也因天賦優勢,明星待遇的消失,而變得脆弱不堪,毫無紀律性可言,球場上的不盡如人意,讓傑克森越來越分裂。
就在這時,以他名義成立基金會的母親,又因挪用公款捲入官司之中,與此同時,傑克森學生時代的考試成績,也被查出存在作弊行為,謊言一個又一個被戳破,讓傑克森既壓抑,又狂躁,惹出不少場外麻煩。
有一次,傑克森因為非法闖入前女友家,而被警察逮捕,在他的家里,警察發現滿牆都是他臨摹的《吶喊》,但奇怪的是,畫中人的瞳孔,被傑克森畫成籃球。
從灰熊,到活塞,再到國王,每支球隊都試圖擦拭這塊棱鏡,卻只照出他的焦慮,22年夏天,傑克森流落到發展聯盟,他在這里完全就是降維打擊,場均能得到21分,可尷尬的是,殺瘋了的他,沒有得到任何NBA球隊的召喚。
「我身體里有24個約什-傑克森,但他們需要的是第25個。」,傑克森在Twitter小號上,無助地寫道。
傑克森做的事都挺混蛋的,可他的家庭,他的遭遇和經歷,也的確讓人深表同情,籃球工業催生出許許多多的超級球星,但同樣,也有像傑克森這種畸形產物被退回返廠,只是少有人關注罷了,他們的人格被切割的粉碎,看起來就像一個精神病人。
當重溫傑克森高中時期的逆天灌籃時,演算法不會推送另一個事實:那場比賽的籃筐高度被偷偷調低了5釐米——就像他的人生,從一開始就安裝著偏差的標尺。
相關閱讀
曝5支球隊與杜蘭特互有興趣!火箭名列其中,太陽今夏或迎來巨變 太陽慘遭4連敗!布克39+11吞敗仗:杜蘭特、比爾傷停恐無緣附加賽(影) 杜蘭特兩年三次扭傷左腳踝!至少休戰一週:太陽缺少他僅2勝11負來源: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