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 / 盃賽落幕,美媒評最大贏家與輸家:雷霆當家球星成色不足,球迷呈現兩極化
隨著公鹿大比分擊敗雷霆奪冠,本賽季NBA盃正式落幕,美媒《露天看台》也適時評選出最大贏家與輸家,其中火箭隊迎蛻變,球迷呈現兩極化。
輸家一:普通球迷
對於普通球迷,NBA盃賽與例行賽混在一起難免感覺有些混亂。
此外,盃賽後期每個比賽日只有2場,甚至1場比賽,導致觀賽可選擇性大幅降低,對於大部分普通球迷並不友好。
贏家一:狂熱球迷
相比於普通球迷,更加關注賽程與比賽的狂熱球迷則是贏家之一。
因為盃賽安排在例行賽相對缺乏激情與專注度的11月與12月份,通過獎金激勵提升了比賽的觀賞性與競爭性。
尤其是進入單場淘汰制之後,比賽質量大幅提升,甚至部分比賽的強度堪比季後賽,在11月與12月的平淡期,這是對狂熱球迷的獎勵。
輸家二:公鹿與雷霆之外身背低價合約的球員
無論是對於亞歷山大,還是對於字母哥(Giannis Antetokounmpo)和里拉德(Damian Lillard),50萬和20萬的獎金對於他們並不是一筆大錢。
但對於陣容中身背底薪或者雙向合約的球員來說,這卻是一筆足以改變他們生活的收入,只不過,除了兩支球隊之外的角色球員卻沒能拿到這筆錢,因此成為輸家。
贏家二:淨勝分制度
由於淨勝分制度,讓部分處於競爭中的球隊需要在第四節也要保持專注度,哪怕大比分落後,比賽勝負已經沒有懸念。
魔術對陣尼克的比賽就是最佳例子,只要分差在37分以內,他們就將晉級淘汰賽,所以在末節勝負失去懸念時,魔術隊仍在盡全力留在比賽中。
因此美媒The Ringer的Raheem Palmer就建議聯盟,除了戰績之外,應當也將淨勝分納入排名考察體系,以確保不要出現一邊倒的比賽。
在上個賽季殺入盃賽半決賽後,鵜鶘與溜馬本賽季盃賽合計僅拿到1勝7負的糟糕表現。
這也是兩隊本賽季整體表現的縮影,溜馬在競爭相對有限的東區處於附加賽邊緣,鵜鶘更是淪為魚腩球隊,預計將向狀元簽發起衝擊。
贏家三:老鷹和火箭
雖然兩支球隊止步半決賽,不是最終的贏家,但盃賽的旅程為兩隊帶來了巨大的改變與幫助。
老鷹隊通過盃賽兩次擊敗聯盟第一騎士,一掃開季以來的低迷,重新返回競爭者行列,全隊也團結到了一起。
年輕的火箭隊則完成了蛻變,打了一些季後賽等級的高品質比賽,更是正面擊敗了苦主勇士隊,這對於杰倫格林、申京、阿門等一眾年輕球員都是關鍵的生涯洗禮。
輸家四:雷霆隊
將亞軍雷霆視作失敗者或許有些誇張,但事實卻是如此,在冠軍戰中,這支雷霆的核心亞歷山大與杰倫威廉斯又一次暴露出球星成色不足的短板。
兩人累計出手44次僅拿到39分,失誤10次幾乎與13次助攻持平,如果兩人無法繼續提升,雷霆依舊只是一支例行賽等級球隊。
贏家四:公鹿和字母哥
毫無疑問,公鹿與字母哥是最大的贏家,因為他們贏得了盃賽冠軍與盃賽MVP。
更重要的是,在開局低迷後,公鹿隊在盃賽拿下7勝0負的戰績,直接扭轉了球隊勢頭,讓全隊上下重燃爭冠信念。
來源: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