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堂苗子眾多!2025年選秀前瞻:近年來最令人期待的一屆
BA歷史上曾有過不少選秀大年,但並非每一屆的前三順位,甚至前五順位都能兌現天賦。然而,從2025年NBA選秀的潛在前五順位新秀來看,這一屆或許不會讓人失望。
當然,這並不是說他們能比肩1984年選秀的前五順位——包括狀元歐拉朱萬、探花喬丹和第五順位的巴克利。他們或許也無法與2003年選秀的前五順位相提並論,那一年有狀元詹姆斯、探花安東尼、第四順位的韋德和第五順位的波許
不過,2025屆有可能超越2008年選秀的前五順位,那一年也誕生了兩位未來的MVP——狀元羅斯和第四順位的威少。
以下是2025年前五順位的大熱新秀:
狀元大熱:弗拉格(Cooper Flagg)
在整個2024-25賽季,杜克大學的前鋒弗拉格一直是狀元的熱門人選。儘管開局稍顯慢熱,但弗拉格還是展現出了最全面的新生球員實力。弗拉格不僅是一位聰明的組織者,具備串聯傳球的能力,還是一名積極的多位置防守者,同時能在有球和無球狀態下得分。目前,弗拉格場均貢獻19.9分、8.0個籃板、4.5次助攻、1.5次抄截和1.2次火鍋,投籃命中率為48.7%。
儘管弗拉格的三分投射仍有些許隱患,但就像魔術的班切羅或暴龍的巴恩斯一樣,弗拉格有望在職業生涯早期成為全明星等級的進攻核心。考慮到弗拉格的防守潛力,未來他甚至可能成為MVP的有力競爭者。
羅格斯雙星:哈波(Dylan Harper)與貝利(Airious Bailey)
羅格斯大學的後衛哈波和前鋒貝利曾多次挑戰弗拉格的狀元位置。目前,他們很可能在大多數選秀榜單上分列第二和第三順位。與弗拉格類似,兩人都展現了作為核心得分手和防守悍將的潛力。
哈波:
哈珀球風老練,善於利用臂長創造得分優勢,即使在沒有球權的情況下也能發揮作用。同時,他也能像傳統控衛一樣組織進攻。結合他在防守端的身體條件,哈珀讓人聯想到奧克拉荷馬雷霆的後衛亞歷山大,後者已經連續兩個賽季成為MVP的熱門候選。本賽季,哈珀場均貢獻18.6分、4.1次助攻和1.1次抄截,投籃命中率為48.8%。
貝利:
貝利的投籃選擇常被討論,且多為負面評價。然而,那些批評他中距離跳投能力的人,卻會讚揚其他新秀的類似表現。事實上,貝利的許多投籃機會都是戰術安排的結果。
貝利常被拿來與菲尼克太陽的超級巨星杜蘭特作比較,後者是兩屆總冠軍賽MVP。杜蘭特進入聯盟時,人們驚嘆於他接近7尺的身高卻擁有後衛般的投籃手感。作為大一新生,貝利場均貢獻20.7分,投籃命中率為47.2%,三分命中率為41.2%,同時還有7.8個籃板和1.4次火鍋。
國際新星:雅庫西歐尼斯(Kasparas Jakucionis)與德明(Egor Demin)
緊隨羅格斯雙星之後的可能是伊利諾伊大學的立陶宛控衛雅庫西歐尼斯,他有望成為歐洲下一位高水平球員。與他齊名的是楊百翰大學的德明,另一位臂展出色的控球手。雅庫西歐尼斯擁有更好的投籃手感,且擅長製造罰球機會,而德明則以防守見長。
本賽季,雅庫西歐尼斯場均貢獻15.9分和5.4次助攻,三分命中率為37.5%,罰球命中數在大十聯盟排名第八。相比之下,德明場均貢獻11.2分和5.9次助攻,三分命中率為28.9%,場均1.5次抄截在大十二聯盟排名第16。
從球員範本來看,兩人或許無法成為下一個東契奇(MVP的常年競爭者),但他們可能像前聖安東尼奧馬刺的球星吉諾比利一樣,在聯盟中留下自己的印記。吉諾比利曾兩次入選全明星,一次獲得最佳第六人,並四次奪得NBA總冠軍。
不容忽視的新星:VJ·埃奇科姆(VJ Edgecombe)
最近,德明的風頭被貝勒大學的後衛VJ·埃奇科姆蓋過,甚至雅庫西歐尼斯也稍顯遜色。作為一名罕見的運動型球員,埃奇科姆自2024年奧運會預選賽與德安德烈·艾頓、巴迪·希爾德和埃里克·戈登並肩作戰以來,就吸引了廣泛關注。儘管年輕且經驗不足,他卻是巴哈馬男籃國家隊的最佳球員之一。
在進攻端,埃奇科姆在2024-25賽季初並未立即找到狀態,但他在防守端的身體對抗和侵略性令人印象深刻。坦白說,他在防守端的影響力是當今後衛球員中少見的。
儘管如此,埃奇科姆最近狀態火熱,緩解了人們對他三分手感的擔憂。本賽季,這位大一新生場均貢獻14.9分、3.3次助攻和2.3次抄截,三分命中率為38.9%,抄截數在大十二聯盟排名第二。
邊緣新星:德里克·奎因
馬里蘭大學的德里克·奎因目前處於前五順位之外,但仍值得一提。作為一名技術嫻熟的6尺10吋中鋒,他很可能已經進入了許多選秀榜單的樂透區。本賽季,這位大一新生場均貢獻15.2分,投籃命中率為55.5%。
如果奎因早出生25年,他甚至可能成為狀元的熱門人選。然而,儘管傳統中鋒在NBA似乎正在復興,但聯盟並未完全放棄小球打法。此外,由於大多數球隊的進攻體系以外線為主,奎因的技術特點可能會被低估。
不過,像丹佛金塊的約基奇、洛杉磯湖人的戴維斯、沙加緬度國王的薩博尼斯和休士頓火箭的森根等球員已經證明,進攻依然可以通過大個子球員來主導。
來源:網路